从“跑不动的菜鸟”到“跑向10公里的跑者”:疼痛与坚持的蜕变

run

“你看待痛苦的方式,就是看待人生的方式。” —— 埃鲁德·基普乔格

起因:一次次跌倒,一次次爬起

大学时期,每一次跑步都伴随着胫骨前肌的尖叫。发麻、发涨,仿佛在嘲笑着我的减肥大计。于是,跑步成了我避之不及的“敌人”,转而依赖篮球和快走。一旦偷懒,有氧训练就荡然无存,减肥也只能停留在“想”的阶段。毕业后,找工作的压力让我倍感迷茫,本就压抑的心情又被奶奶的离世蒙上了一层阴影。在那个充满挑战的冬天,为了备考辅警,我再次鼓起勇气,尝试拾起跑步。

经过:痛并思变,终见曙光

冬日的寒风中,胫骨前肌的老毛病又一次精准地找到了我。看遍网络教程,模仿大神跑姿,结果却是越跑越累,越跑越痛,徒劳无功。绝望之际,我偶然点开了B站UP主“零天赋射手”的视频
http://<iframe src=”//player.bilibili.com/player.html?isOutside=true&aid=1151644922&bvid=BV1SZ42187A3&cid=1463010663&p=1″ scrolling=”no” border=”0″ frameborder=”no” framespacing=”0″ allowfullscreen=”true”></iframe>
这个视频,如同黑暗中的一束光,彻底颠覆了我对跑步的认知。

我开始跟随视频中的指导,一点点纠正跑姿,甚至找到了跟练音频。奇迹发生了!在音频的引导下,我竟然一口气跑了5公里,那种成就感前所未有。然而,考试失利和沉迷游戏让我再次中断了跑步的习惯。

时光来到2025年5月,培训期间看着日益增长的体重,听着家人关于“找对象”的催促,我终于意识到,不能再让曾经的自己重蹈覆辙。我再次选择了跑步,而熟悉的胫骨前肌疼痛也如期而至。这一次,我没有放弃。一遍遍地揣摩、纠正,疼痛在不知不觉中消失了。速度也从最初的7分半配速4公里,提升到6分半配速5公里。当一个念头突然闪过——“要不试试10公里?”——我便不再犹豫。

昨晚,做完力量训练,我踏上了征程。起初的5公里,一切顺利,甚至超越了以往的5公里表现。但过往习惯性地被他人配速带着跑的毛病,又在脑海中响起。这次,我对自己说:“跟着自己的节奏!” 顺利跑完前5公里后,我开始按照自己的配速前进。然而,最后两公里,身体的疲惫、膝盖的微痛、喉咙的干渴,以及夜色渐浓、公园人迹罕至带来的孤独感,如潮水般涌来,几乎要将我吞噬。

结果:痛苦的馈赠,坚持的胜利
我不知道最后两公里是如何咬牙坚持下来的,只知道脑海里只有一个声音:“坚持住,坚持就胜利!” 当冲过终点线的那一刻,多巴胺带来的纯粹的满足感和快乐,瞬间淹没了我所有的疲惫和不适。我做到了,我确确实实地跑完了我的第一个10公里!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